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龙潭乡木化村山神庙村民小组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如今正悄然焕发出新的生机,书写着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生动篇章。
党建引领筑牢振兴根基
山神庙村民小组的振兴之路,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组织作为基石。6名党员成为村里发展的“红色引擎”,将党支部建在蔬菜、茶叶、烤烟等产业链上,每名党员定点联系5至7户村民,成功打通政策落地、矛盾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村民自治在这里充满活力。“火塘议事会”上,留守老人、妇女的声音得到充分倾听;乡贤理事会汇聚各方智慧,村庄规划、环境整治等重大决策真正体现了民意。监督小组全程紧盯项目质量,确保每一分投入都用在刀刃上。而民族节日与村规民约中蕴含的“勤劳互助”等共同价值,让团结和睦成为村寨温暖的底色。
村庄全貌(资料图)。
产业发力 激活乡土资源
山神庙村民小组家家户户种菜的传统优势,在“党组织+农户”模式引领下,零散菜地被整合,高山生态番茄、辣椒等优质品种与绿色技术得到推广。2024年,蔬菜产业让村民户均增收约3000元。
茶马古道遗迹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古驿站、石板路在保护中“苏醒”,马帮故事在村落中流传,一条“古道寻踪”微旅游线路初具雏形。此外,传统茶园、烤烟,林下中药材、食用菌和生态土鸡、畜禽养殖多点开花,2025年有茶园183亩、种植烤烟226亩,牲畜养殖100余头,为村民开辟多元增收渠道。
生态守护 绘就山乡新景
山神庙村民小组的生态之美,在于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村庄规划尊重原有山形地貌,利用边角地巧妙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太阳能路灯照亮蜿蜒村道;一场全民参与的“三清一改”环境整治攻坚战,让村庄彻底告别“脏乱差”;“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卫生“红黑榜”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民巧用竹篱、鹅卵石装点家园;严格保护山林植被,茶园菜地的生态化管理,有机肥和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让绿水青山成为山神庙发展的坚实靠山。
村庄环境(资料图)。
和美图景照进百姓生活?
如今的山神庙村民小组,一幅和美乡村的现实画卷已然铺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特色微景观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蔬菜产业初具规模,古道文旅蓄势待发;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村民议事热情高涨,民族团结、邻里和睦蔚然成风。
山神庙的实践证明,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深挖资源禀赋,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根基,以文化铸魂,以生态塑形,和美乡村的梦想就能在茶马古道的回响中,一步步走进现实。这个古道旁的山乡之变,为探索山区特色振兴路径贡献了一份“和美答卷”。(完)